法桐樹木入穴樹先灌足水填滿土
法桐樹單柱斜支,應支於下風方向。斜支占地麵積大,多用於人流稀少處。行道樹多用立支法,支柱與樹相捆縛處,既要捆緊又要防止日後搖動擦傷幹皮。捆縛時法桐樹樹幹與支柱間應用草繩隔開或用草繩卷幹後再捆。用較小的苗木作行道樹時(如昆明用盆栽銀華苗)應圍以籠柵等保護。
(七)栽後管理
法桐樹樹木栽後管理包括灌水、封堰及其他。
栽後應立即灌水。無雨天不要超過一晝夜就應澆上頭遍水 ;幹旱或多風地區應加緊連夜澆水。水一定要澆透,使土壤吸足水分,有助根係與土壤密接。北方幹旱地區,在少雨季節植樹,應間隔數日(3 ~ 5日)連澆三遍水才行。澆水時應防止衝垮水堰,每次澆水滲入後,應將歪斜樹苗扶直,並對塌陷處填實土壤。第三遍水過後,可將水堰鏟去。將土堆於幹基,稍高出原地麵。為保墒,可在土表覆一層細幹土,或待表土稍幹後行中耕,或地膜覆蓋。北方幹旱多風地區,秋植法桐樹樹木幹基還應堆成30cm高的土堆,以利防風、保墒和保護根係。
在土壤幹燥、灌水困難的地區,為節省水分,可用“水植法”。即在法桐樹樹木入穴填土達一半時,先灌足水,然後填滿土,並進行覆蓋保墒。
法桐樹樹木封堰後應清理現場,做到整潔美觀。設專人巡查,防止人畜破壞。對受傷枝條或原修剪不理想的進行複剪。
- 上一篇內容: 法桐樹樹木的生長發育及其功能發揮
- 下一篇內容: 法桐樹生長扡插繁殖極易成活